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国内>
从千年苦药材到水中软黄金,石柱 “三色” 经济铺就山区特色致富路
2025-04-27 00:15:01    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连黄

千年“苦药材”的甜蜜逆袭

在石柱,还有一味田间“宝贝”,那就是黄连。

石柱黄连种植基地。石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中国黄连之乡”,石柱黄连种植史近700余年,唐代即为贡品。目前,全县黄连在地面积7.2万亩,年产干品3600余吨,占全国60%、全球50%。

黄连不仅是中药材市场的重要品种,更是石柱县村民致富的“摇钱树”。

在石柱县黄水镇,村民李大姐正在自家的黄连种植园中忙碌。她向记者介绍:“以前种地收入低,生活条件有限。现在种黄连,不仅卖得好,还带动了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

在前不久举行的“源味石柱——‘三色’产业爆品发布会”上,以黄连为核心原料的系列产品尤为亮眼:黄连切片、黄连花茶、黄连日化品等整齐陈列,展现着“中药材黄金”的多元可能。

为了拓展黄连销售渠道,石柱建成了中国唯一的黄连专业交易市场,常驻在这里的100多名外地客商将每日上市的几十吨至上百吨黄连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该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500吨左右,占全国交易量的90%以上。

石柱重点围绕产、加、销、研环节完善产业链条,以企业为龙头带动黄连产业发展,引进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县级龙头企业5家、黄连制药企业3家,年加工和销售黄连实现产值15亿元左右,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

此外,当地还以黄连创新产业研究院为平台,与西南大学、重庆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紧密合作,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升级。目前,石柱已建成石柱黄连良种选育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圃,培育改良黄连品种3个。

莼菜绿

水中“软黄金”的生态致富经

辣椒的红,黄连的黄在武陵山区勾勒出一幅产业兴、山乡美的生动画卷。青山绿水中,还有一抹颜色很抢眼,那就是石柱莼菜。

23b484294b26c5a6ad2476c06ad2bcd.jpg

在冷水镇莼菜农业公园,游客可体验采摘、品尝莼菜宴,还能购买“莼小丝”即食产品。这座占地110平方公里的公园,年吸引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

就在今年初,首批石柱莼菜即食产品“莼小丝”首发日本,这也标志着石柱莼菜由原材料出口到加工产品出口、贴牌转出口到自营出口的“双突破”。

小小莼菜为何能捕获海外食客的芳心?

“这里水质纯净,种出的莼菜胶质厚!”石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将视野放眼全球,只有中国和日本产莼菜。因为莼菜生长环境严苛,适温在20-30℃,海拔1200-1600米,水质要求无污染且常年缓流水不断,不能施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在日本仅存400亩。

而石柱,自1992年试种成功,莼菜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产量占全球七成。通过无化肥农药的生态种植,石柱建成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莼菜认证示范区,并开发出饮料、面膜、保健品等35种深加工产品。去年,莼菜综合产值3.5亿元,1.2万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

2025年,石柱将致力于让更多“石柱产”“石柱造”走出国门、畅销海外。

通过“山上种连、山下种椒、水中种莼”的立体模式,石柱县“三色”经济,不仅让辣椒、黄连和莼菜成为当地的特色名片,更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了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聚力扩量提质,石柱将厚植“三色”产业底色,让石柱特色更上一层楼。


[编辑:韩雨新]

  • 山西之窗

  • 黄河新闻网官方微信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