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石刻“走下”崖壁
“我从来没有想过,看一场电影能让我有如此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觉自己就像站在那些石刻造像面前,工匠们的每一刀每一凿都仿佛刻在了我的心里。这种体验太震撼了!”在大足石刻景区,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观看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后,激动地说。
这是国内首座杜比全景声球幕影院与首座视听健康影院,从4K宽银幕电影到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向观众讲述着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
2023年,该影院被文旅部评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如今,这两部电影共放映5000余场,年观影量已达50万人次。
大足石刻搬上荧幕,其魅力何在?以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为例,它采用“实景拍摄+CG动画”的创新制作方式,将真实现实空间转换成数字空间,把球幕与8K超高清画面结合。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千年前的石刻雕刻现场,亲眼目睹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感受每一尊造像背后的故事与情感。
不止电影,数字赋能,为大足时刻的活化利用提供了许多新思路。
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拥抱科技,建成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监测预警中心以及文物医院,并大力推进申报潮湿环境砂岩质石窟保护市级重点实验室,为文物保护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大足石刻作为全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全方位监测实践与研究。其预警平台可对文物本体、自然环境等18个大类、70多个子项进行实时监测。
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的建成,整合全景大足、学术资源、高清影像等8个类别、1200余个数字资源,让游客无需亲临现场,就能通过互联网畅游大足石刻。在这里,游客可360度欣赏石刻造像的每一个细节。
在数字化传播方面,大足石刻的数字活化工程正逐步将世界文化遗产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体验。2024年《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产品正式上线,半年用户突破300万;与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跨界合作,带动景区95后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7%……助力石刻“国风”吹向世界。
“五山”联动 呈现文旅新格局
2024年7月,大足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三大石刻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与原有的宝顶山、北山形成“五山联动”新格局。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游览内容,更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原来的4.6小时延长至2.3天。
新开放的南山景区内,依托宋代三清古洞打造的沉浸式光影秀成为网红打卡点;石门山景区推出的“牧牛图”主题研学活动,日均接待学生团队超500人次。
以此为契机,大足区加大文旅宣传声势。蛇年央视总台春晚分会场选址大足石刻,零点时分数百盏孔明灯点亮夜空的壮观画面,让全球观众领略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数据显示,春晚播出后,大足石刻相关网络搜索量暴涨300%,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5亿次,海外社交媒体曝光量超过2000万次。
近年来,大足石刻国际宣传成果显著。海外社交账号(Facebook、Twitter)吸粉20万,推文曝光超5600万次;英语微视频覆盖3亿人次,播放量2000万次。此外,获BBC、NHK等电视媒体专题报道,相关国际传播项目持续推进,视频节目在多国华文媒体落地。
据统计,2024年大足区文旅综合收入达58.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大足石刻景区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龙水湖度假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4.31%,过夜游客占比提升至45%。
大足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打造国际石刻艺术节、世界遗产论坛等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大足的国际影响力。